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正文

张翔副院长解读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分子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6浏览次数:

222日上午十点医学院教师聘任系列学术报告之三在成义楼523会议室举行,微生态研究院张翔副院长做了题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分子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的报告。

张院长从介绍非酒精性脂肪肝(NASH)的临床演变过程和机制入手,通过其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动物模型,研究出CXCL10可作为NASH无创诊断的生物标志物,进一步研究发现CXCR3损伤线粒体功能从而对NASH的发展起关键作用,而通过肝细胞特异性p38α敲除更易发生肥胖和胰岛素抵抗得到肝细胞特异性p38α通过CXCL10CXCR3加重NASH的结论。报告中特别介绍了饮食中的胆固醇促进自发性NASH相关肝癌的发生的最新研究,特别是肠道微生态与NASH相关肝癌的情况,通过移植NASH-HCC粪便的无菌小鼠脂质聚集及脂质过氧化物增加的研究进展。

    张院长一直在从事消化道疾病的研究工作,尤其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机制、诊断及治疗,微生态与消化道疾病以及结直肠癌的表观遗传及基因改变等,近3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4JCR一区论文和2JCR二区论文。

相关文章:

1.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68827814004759

2.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044579X13000655

3.https://www.scopus.com/authid/detail.uri?authorId=5580805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