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揭牌仪式现场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响应市委市政府及市卫计委全面提升医学水平的号召,积极建立名医工作室,前期已完成肝胆胰外科、关节外科、呼吸内科和胃肠外科4个名医工作室签约。10月14日上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消化病学和消化内镜学专家李兆申教授正式签约,成立李兆申院士名医工作室,这也是该院成立的第5个名医工作室。这意味着,未来厦门乃至省内的居民不出福建即可享受国内顶级的医疗资源。

图:开幕式嘉宾致辞
签约结束后,李兆申院士,厦门市卫计委副主任王挹青教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厦门大学医学院微生态研究院院长任建林教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陈建民主任等共同为“李兆申院士名医工作室”揭牌。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厦门大学医学院微生态研究院院长任建林教授表示,今后,李兆申院士团队将与中山医院消化内科和微生态研究院在医教研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定期开展疑难病例院士大查房、开设院士门诊、开展高难度的消化内镜手术等,并依托现代先进的网络技术进行远程会诊,实现信息互通,为患者提供国内一流的诊疗服务。
院士加盟 寻求“能量最大化”
李兆申院士团队所在的上海长海医院消化内科是国家消化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消化内镜质控中心、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李兆申院士在胰腺病诊治和消化内镜领域做了大量系统性创新工作,率先开展胰管碎石、胰管引流等9项新技术;他研制成功我国首台小肠胶囊内镜,使小肠病阳性检出率提高至70%;创新改进21项内镜介入技术,实现我国消化内镜从胃肠到全消化道、从腔内到腔外的跨越式发展。

图:消化内镜学院士论坛现场
强强联合,造福消化道疾病患者。作为海西地区消化病和消化内镜专业的领军学科,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长期致力于提升消化疑难病诊治水平,开展肠道微生态研究、智能医疗和消化内镜诊疗新技术,紧跟国际前沿,拥有较强的临床和科研实力。
任建林教授表示,“李兆申院士名医工作室”的成立也标志着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学科的发展迈入了新征程。名医的优势必将促进消化内科综合实力的提高,为学科的持续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和支持,这也有效地提升了区域医疗卫生的整体实力。
签约当天进入“工作模式” 守护患者消化健康
揭牌仪式后,院士团队马上切换到“工作模式”。紧接着举办了消化内镜学院士论坛、院士大查房、消化内镜演示、院士名医门诊、学术合作座谈会等系列活动。院士团队由李兆申院士领衔,旗下汇集了金震东、廖专、杜奕奇、王东、施新岗等多位国内著名的消化内科专家。接下来,院士团队将定期来厦开展门诊、会诊、查房和科研、教学指导等。

图:金震东教授查房
此次接受内镜手术的其中一位患者来自同安。患者老叶最近眼睛变黄、小便像浓茶,大便次数增多,当地医院诊断为胆道梗阻。患者慕名来到消化内科诊治,经检查考虑胰头癌可能,胰头占位已经压迫胆总管,引起胆汁引流不畅导致黄疸。

图:联合会诊
14日上午,李兆申院士和金震东教授进行联合会诊,针对患者病情制定了最优的诊治方案。首先在超声内镜下观察胰腺占位病变情况,并在超声内镜引导下进行细针穿刺,穿刺抽吸病变组织,明确病理诊断;后期再借助ERCP(经内镜逆行胆胰造影术)在梗阻的胆总管处放置了支架,重建胆管通道。

图:名医门诊
(供稿: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石青青)